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建设项目陆续竣工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建设项目陆续竣工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中国安徽财经大学校历董事长郑学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人力资源开发处处长翟建民,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华成刚,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基本建设处处长曹飞;北京市副秘书长程建华,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沈千帆,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陈晓峰,北京市住建委二级巡员陈立民;中建集团项目履约管理部负责人孙晓惠,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中建八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可璋,中建一局副总经理任传彬等参建单位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朱信凯、吴付来、郑水泉、齐鹏飞、王易、冯仕政、郑新业、青格勒,新校区建设总顾问,党委原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原副校长贺耀敏等出席活动。现场会由林尚立主持,学校各单位负责人和师生校友代表参加。
张东刚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关心支持通州新校区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向坚守奋战在工程一线的建设者们致以诚挚慰问!他指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内k22一所全国重点高校,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建设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举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是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之举。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通州新校区,必将为中国人民大学早日建成“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支撑,必将为学校百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将坚持以习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通州新校区建设,强化使命担当,为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奠定坚实基础;锚定世界一流,立志将通州新校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人大气派”的新时代示范校园;坚持守正创新,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实施作出新贡献,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辉煌,在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学选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建设是深入贯彻习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是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内容。中建集团高度重通州新校区建设,调集了一批优势单位,组建最k21的团队,投入最优质的资源,充分发挥智慧建造、绿色建造技术,成功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难度大的艰巨挑战,推动项目如期实现节点目标。下一步,中建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项目履约管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如期交付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推动新时代央企和高校高质量合作再谱新篇,为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林尚立介绍新校区建设进展及竣工项目基本情况。他指出,通州新校区建设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建设师生满意校园,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能管理,坚持统筹教学、科研、实验、办公、生活、交流等功能需要,坚持突出“绿色生态校园、人本人文校园、兼容开放校园、智慧科技校园、持续生长校园”的规划特色,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人大气派”的新时代示范校园。中国人民大学将深入贯彻习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立足通州新校区,为学校更好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更好服务重大决策部署提供人大方案、发出人大声音、展现人大作为,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校园建设新路。
西区学部楼一期是通州新校区k22建成的一座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学院学部楼,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设计,由3栋楼体建筑共同组成。1号楼设计理念源自“三棱镜”。三棱镜解析自然光谱,揭示现象本质,寓意大学殿堂追求线号楼设计理念源自“自由的艺术盒子”。建筑四边分别设置艺术学院绘、音乐、理论、设计四个学系,各学科研究教学既相对独立又交流融合。3号楼设计理念源自“黑魔石”。寓意未来传播中心就像是点石成金的“黑魔石”,依托AR、VR、AI等技术,成为构建国内外领先的新闻与传播学科育人场所。
通州新校区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西邻北京市委市,总用地面积约16亩,建设规模约105万平方米。目前,通州新校区累计开工12个建筑组团、约万平方米,其中已完工3个建筑组团、约12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将累计完工8个建筑组团、约万平方米。
区域位置优越,交通极其便利。通州新校区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发展轴和生态文明带“一轴一带”相交形成的东北区域,东至春明西路,南至运河东大街,西至前北营路,北至兆善大街,交通极其便利,出门即是地铁站、公交枢纽。
新闻学院2023级硕士生张同学本科就于中国人民大学,她对通州新校区充满期待:“通州新校区出行方便,去实习单位只要30分钟,一刻钟抵达首都机场、两刻钟抵达大兴机场。而且旁边就是购物中心和城市公园,周末和同学一起休闲放松也非常方便。”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通州新校区按照“一核、两轴、多中心”的总体规划框架,统筹考虑教学、科研、实验、办公、交流、活动、生活、锻炼和休闲等功能需要,注重资源共享和学科交融,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空间活跃、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突出“绿色生态校园、人本人文校园、兼容开放校园、智慧科技校园、持续生长校园”的规划特色。
现代雅致、功能优先、协调多元、人文风采。通州新校区周边环境优美,书馆、博物馆、剧院、健身中心、大型综合商业体等配套设施齐全。校园内,“一站式”学生社区和学习中心同步建设,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学生居住环境温馨舒适,师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宿舍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早在高考前就听说过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如今实地看到新校区的样貌,更是充满了期待与向往。”商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同学表示,“新宿舍宽敞立体,看上去舒适无比!校园环境‘一楼一景、一院一景’,每一个元素都让我十分心动。期待在这个最美校园中与同学们一起探索、学习和成长!”
崭新的校园面貌、学习环境与生活氛围,让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陈同学满怀憧憬与动力,她说道:“以一名毕业生的身份离开中关村号,以一名新生的身份进入通州。对我而言,更换校区更像是抵达了一个站点,向本科生涯作别,更向新的学习生涯招手。我期望,能在通州新校区的课堂上学新知,在食堂里吃一道新品,在校园里遇见新朋友,在北京金色的秋天里与人大再一次撞个满怀!”
在宝塔山下创建,在太行山上抗战;在燕山脚下建设,再到运河北首发展。从“新中国新大学”到“新时代新校园”,变的是时间空间,始终不变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不变的是“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在通州新校区拔地而起的,不仅是一栋栋建筑,更是新时代赋予人大人的机遇与使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研讨暨2024年“大国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研讨暨2024年“大国边疆”育人工程启动仪式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行2024年国际学院、中法学院、丝路学院学位授予仪式
“健康中国建设与人口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