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保研生辛苦三年打水漂突击三月去考研
中山大学保研生辛苦三年打水漂突击三月去考研
每年9月,是一年一度的“保研季”。为了保研顺利,不少大学生已经筹谋了整整三年。
不过,最近中山大学的保研生有些焦虑。今年8月底,保研前夕,中山大学发布“新推免条例”,有些保研生的名额,要打水漂了。
这意味着,丢掉保研资格的保研生,要么准备加入就业大军,要么匆匆准备三个月时间,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吧。
中山大学“新推免条例”的看点,主要是各专业保研比例临时调整,有些专业保研比例提高,有些专业保研比例降低。
中山大学2019年第12次校党委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山大学推荐免试攻研究生学位资格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在“推荐名额分配原则的调整”中显示:
学科评估为A+所对应的专业,其推荐比例在全校推荐比例均值的基础上,增加10%;A,增加5%;A-,持平。B+,减少5%;B,减少10%;B-或B-以下,减少12%……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山大学A+专业有2个,A专业有2个,这4个专业的学生很幸运,因为保研的名额多了。
中山大学A-专业有10个,这10个专业的学生可以庆幸,因为保研名额不会减少。
中山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一共有个专业,那么剩下的个专业的学生,超过%比例的保研生们,都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概括来讲,大多数专业以前踩线能被保研的学生,如今保不了了。少部分专业本来不够保研的学生,现在能保研了。
在一众9高校里,中山大学的保研率并不算高,这次比例的增减,效应就比较明显。
根据博雅数据库公布的2019年大学保研率排行榜,中山大学保研率为20%,排名第23位,排在k22位的北大学部则高达%。
规定朝令夕改,学生则措手不及。原本辛苦三年等推免,如今准备三个月去考研。
也许有人会呵呵,保研生又不用辛苦考研,本就是一群“躺着赢”的人,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保研,全称叫“推荐k21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硕士学位研究生”。人们的目光,更多盯在“免试”这两个金光闪闪的字眼上。
实际上,保研应该叫“推荐k21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硕士学位研究生”。想要k21,汗水来换。
首先,高校对推免生的学业水平作出了高要求。2020年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细则显示:
“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源优先 ,其他高校的生源,按照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所在专业排名为B及以上,则该生在校排名必须在专业前15%;C+或B-,专业前10%;C及以下,专业前3%。”
中山大学保研统计了一份中部地区某211高校会计学院公示的2019届推免生名单,发现该校获得保研名额的名同学前六学期成绩的平均数为.17分,其中绩点3.(日本医科大学排名)。同一专业内分与k22分之间的差距不超过3分,竞争相当激烈。
学业水平还只是一部分,保研名额通常会以专业为单位,依照学生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科研成果、社会实践等等一个都不能少。
发表SCI、CSSCI、SSCI论文,学科竞赛获一等,拥有国家发明专利,都是加分利器。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参加文体类活动获,也能雪中送炭。
保研可不是准备几个月就能一步登天的事,而是贯穿着整个大学生涯,一刻都不得放松。
有保研生说:“前三年我在书馆没日没夜地多伦多大学商学院吧挥汗如雨地玩,最后说我躺着赢?”
对于中山大学新推出的保研名额分配方法,升学规划专家、北京大学副研究员梁挺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即学科越强,投入的资源越多。”
相反,对于本校中非优势的专业,则逐步减少投入,甚至一些被亮为黄牌甚至红牌的专业,要逐步地取消。
如果这是个趋势,可以预见,即使是同一所9高校,不同学科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
不是所有大学都可以保研的,截至2017年,全国.%的高校都没有推免资格。在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中,除双一流高校外,剩余几乎全是省内排名前列的省属重点大学。
中国高校分两种,双一流和双非大学。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学校推免一律优先考虑。
不仅如此,双一流高校推免生中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比例更高,北大2019年接收推免生21名,20人本科来自双一流高校,占比高达.8%。
梁挺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保研的机会上,的确存在双一流和双非大学差距过大的情况,越好的学校保研比例越高。”
不否认绝大多数保研的学生都很k21,但顶尖院校顶尖学科留给考研学生的名额真的太少了,而考研学生又数量庞大。
2018年考研首日,2万考研党走进考场,比去年增加了万人,增幅21%,是近三年来增幅最凶猛的一年。
普通高校的学生想要逆袭,梁挺福建议,大学四年要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考研升学规划,同时了解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流程以及在学术上的要求,笨鸟先飞,早做准备。
升学中山大学推荐免试攻研究生学位资格认定工作实施办法部分规定修订,2019年8月20日,微信公众号“中大青年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