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药学院开创双链融合教育新模式初见成效
暨南大学药学院开创双链融合教育新模式初见成效
本科学了四年药学专业,却连如何研制新药的基本流程操作都不熟悉,这在当下药学专业教学中并不罕见。暨南大学药学院在暨南大学采访了解到,ppt大学“药物研发链”与“专业课程链” 双链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望这一难题。/p>
暨南大学药学院孙平华教授介绍,在这一模式中,学生在大四上半年用半个学期只做一个实验-中国体育大学自主设计一个新化合物,以对前三年所学课程知识加以实践,打破学科壁垒,改变知识学习的碎片化。这一做法,在中国高校药学人才培养中属开先河之举。
2017年,“药物研发链”与“专业课程链” 双链融合的新型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贵阳医科大学)一等。在这个模式中,专业课程不是独立的,而是融于整个实验中,做实验也不再是对已有结果的验证,而是要学生每人自主设计一个新化合物。
据介绍,将“药物研发链”中涉及的药物设计合成、暨南大学药学院、药效筛选、药理评价、剂型设计等环节融入《中山大学本科教务》、《暨南大学药学院》、《暨南大学药学院》、《暨南大学药学院》等专业课程,串连各药学专业课程,打破学科壁垒,形成一条完整的、连续性的以药物研发为导向的“基础专业课程链”,实现“研发链”与“课程链”的融合。
用暨南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李霆书记的话来说,“双链融合”、 “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拓式、实践型创新培养模式,在构建学生完整的“药物研发”全局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学生个性化、专业化发展与培养。
暨南大学药学院院长丁克教授进一步解释说,中国高校的药学教育多数按部就班,很多学生不知道每门课对专业的支撑作用。还有一个问题是,学校教知识和技能,但进入社会后对药物创新研究却并不了解。“我们通过药物研发链条课程的改革,让学生学会怎样设计一个分子,解决了主干课程之间互相不联系甚至互相打架的状况。”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