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大学生活适应
西北大学大学生活适应
西北大学雄踞古都西安,领略秦汉雄风,弘扬盛唐文明,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全国美国剑桥大学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中国大学在线建设院校和国家“一省一校”计划李文新北京大学建设院校。
学校肇始于12年的陕西大学堂,12年始称西北大学,13年8月改称国立西北大学,19年抗战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校内迁来陕,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建国初期,学校为中央教育部直属的全国14所综合大学之一,19年归属陕西省主管,19年被确定为全国大学跆拳道大学。
在百年办学历史上,学校名师云集,群贤毕至,水利大师李仪祉、教育学家马师儒、古生物学家杨钟健、物理学家岳恒、史学家侯外庐等曾在此主政,和平老人邵力子、家曹靖华、语言学家黎锦熙、早期革命家罗章龙、地质学家张伯声、物理学家江仁寿、唐家傅庚生、历史学家陈直、热化学家冯师颜、数学家刘亦珩、地理学家傅角今等均执教于此,康有为、鲁迅、于右任、李四光、华罗庚等曾在此讲学。这些大师的风范激励着一代代西大学子。今日之西大,俊彦济济,英华荟萃,聚集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如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高鸿,中科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张国伟,理论物理学家、“侯氏理论”创立者侯伯宇,数学家、“王氏定理”创立者王戍堂,国家自然科学一等获得者、古生物学家舒德干,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得者、无机化学家史启祯,学校名誉校长、历史学家张岂之,有突出贡献专家、经济学家何炼成等。
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西大人一直秉承“公诚勤朴”的校训,始终以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为使命,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铸就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形成了“团结、进取、民主、奉献”的优良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较大响和良好声誉的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综合大学。现设有25个院系、个本科专业,是国家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具有教授资格审定权和自行遴选确定博士生指导教师权。现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高校教师在职攻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志愿能填几个大学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对外汉语大学研究基地,3个华中农业大学考研学科,个省部级江苏大学保卫处学科,13个省部级大连哪些大学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个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工2300人,其中专任教师1230人,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400人,中科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8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人,“长江学者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5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15人。
学校一贯重本科教学工作,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多年来,严格贯彻“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提高素质、注重创新、激励个性、体现特色”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十五”以来,学校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项,教学成果12项,陕西省精品课程29门,精品课程9门,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8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本科k21专业19个,全国百篇k21博士学位论文4篇,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k21基地2个。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现有各类在校学生22000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余人,外国留学生400余人。我校的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建国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0余万人,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部门、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或领导干部,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隆飞、田在艺、任纪舜、刘昌明、侯洵、张国伟、张殿琳,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任益民,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牛文元,荣立一等功、受到表彰的弹道专家闫章更将军,新中国k22代爆破力学专家王茹芝,钨矿地质学专家康永孚,新中国会计教学的拓荒者、教育学家赵玉珉,火箭专家张庆余,陶瓷专家李国桢,新中国k22位钻井泥浆专家张克勤,我国世界经济学科开拓者洪文远,我国世界经济史学科奠基人樊亢,播音艺术家齐越,诗人牛汉、雷抒雁,文坛奇才贾平凹,文艺评论家何西来,翻译家刘辽逸,中国岩学开拓者盖山林,考古学家韩伟、巩启明,经济学家张维迎、魏杰,全国知识分子的楷模罗健夫,献身于大漠戈壁的烈士杨拯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李玉虎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还有很多担任着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校友。
西北大学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2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实验仪器总值逾亿元。由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赠建的西北大学书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书资料2余万册,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的综合性书馆。
学校每年承担着科研项目百余项。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9”、“8”、“攀登计划”、国家苏州大学专业排行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计委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浙江大学多少亩)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或省部级项目4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励2项,发表学术论文12101篇,出版专著2部。据2000、2001、2002年统计,我校被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分别居第27位、26位、28位。
西北大学具有面向世界开展国际交流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美、俄、日、法、德、意、加、澳、瑞士、奥地利和韩国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近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邀请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普列高津、巴丁、丘成桐、福井谦一、李约瑟、吴健雄、赵浩生、费正清、哈肯、利普斯科姆、克理夫·格兰杰、大卫·格罗斯、莫瑞斯等诺贝尔获得者或世界一流科学家在内的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来我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0余次,接待来访学者、专家00余人;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达2000人;派出合作研究、讲学、进修等人员达1000人。为加强国际交流,扩大留学生数量,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学校于19年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基地之一。2004年,学校还与巴黎法语联盟合作成立了法语联盟-西安语言文化培训中心,现已成为我校乃至西安地区的师生学习法语以及赴法留学深造的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野,学校精心策划了选派k21在本科生前往美、德、日、法、英等国的友好合作院校学习半年或一年的交流项目和选送部分本科毕业生赴美、英、德、法、日、奥地利等国外知名大学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留学项目等。《西北大学校训》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西北大学是培养人文社科人才的基地,培育科学家的摇篮,热诚欢迎有志之士报考西北大学。
校址: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中国大学)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学府大道1号(大学生创意大赛)
凡中国矿业大学宿舍